中国水华蓝藻新记录属———泽鞘丝藻属

发表时间:2023-12-05 03:30   浏览量:645

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水生态危害。形成水华的蓝藻一般都具有气囊,能调节自身浮力营漂浮生活。温州大学李仁辉教授团队在中国高原湖泊洱海的水体样品中成功分离到一株具有气囊的浮游性丝状蓝藻,该藻株在形态学上与鞘丝藻类相似,基于16S rRNA 的分子特征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藻株与泽鞘丝藻属

环境浓度微囊藻毒素对水生植物毒性效应研究取得进展

发表时间:2023-10-18 07:05   浏览量:485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 MCs)已成为淡水有害蓝藻水华的主要危害之一。MCs作为真核生物蛋白磷酸酶1和2A的特异性抑制剂,在直接对不同水生生物造成危害的同时,还可通过食物链威胁相关生物以及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高等水生植物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前已有报到涉及MCs对水生植物

中摩太湖蓝藻水华项目专题研讨会在无锡召开

发表时间:2022-04-28 08:10   浏览量:465

![](/storage/app/media/1.jpg) 近日,依托“中摩太湖蓝藻水华”项目,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承办的“蓝藻水华及水生态监测技术”研讨会在无锡召开,23家兄弟单位和科研院所参会。 “中摩太湖蓝藻水华”项目是由摩纳哥阿尔贝二世亲王基金会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联合资助

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送服务进企业 助优化促发展”

发表时间:2022-11-17 07:20   浏览量:475

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苏省无锡环境监测中心以中国和摩纳哥合作二期项目“太湖流域蓝藻水华——综合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其示范”为契机,组建了一支以“蓝藻水华”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专家服务团走进企业帮扶指导。专家服务团主要由环保领域的政

黄色的蓝藻水华

发表时间:2022-07-05 06:15   浏览量:1121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在过去几十年中蓝藻水华改变了全球的淡水生态系统。蓝藻因独有的藻蓝蛋白而大多呈现蓝绿色,因此其水华也常称为蓝绿藻水华。然而随着蓝藻水华关注度的不断提升,尤其是监测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常在水体中发现黄色的蓝藻水华,其实就是蓝藻水华黄化的现象。 ![](/storag

水生所揭示了湖泊微表层中环境浓度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微囊藻水华毒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发表时间:2023-09-11 09:04   浏览量:60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nionic surfactant, AS)是一类能够改变目标溶液界面张力的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日化、金属加工、皮革、纺织、石油石化等多个工业领域。以线性烷基苯磺酸钠(Linear Alkylbezene Sulfonates, LAS)为代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富营养化湖泊中广

水生所揭示三角褐指藻质体中的脂质代谢网络

发表时间:2023-09-27 09:02   浏览量:702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作为硅藻研究最常用的模式种,具有较高的光合作用效率,富含中性脂(主要是甘油三酯,TAG),能合成大量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岩藻黄素,可在户外进行开放式大规模养殖,极具开发价值。目前,三角褐指藻已获批进入国家饲料原料目录,展现了更广阔

海洋硅藻三角褐指藻的光信号转导

发表时间:2023-09-21 09:02   浏览量:538

与大多数高等植物不同,单细胞藻类可以适应从几个小时到几天的时间尺度上的光照变化。这一过程涉及一条起源于叶绿体的神秘信号通路,该通路协调了叶绿体和核基因表达的变化。为了深入理解这一过程,该研究以硅藻三角褐指藻为模式生物来探讨海洋微藻是如何适应弱光的,该研究发现,两个突变体的信号转导分子表达发生了变化,

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青海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发表时间:2023-09-18 07:29   浏览量:509

9月18日,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赴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市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8日上午,孙金龙一行前往青海省生态环境厅,听取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并慰问干部职工。在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孙金龙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察看木里矿区整治现场、黄河源头鄂陵湖

水生所揭示精氨酸甲基化酶PRMT3负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机制

发表时间:2023-09-03 14:17   浏览量:526

目前,鱼类病毒病的防控是我国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阐明鱼类抗病毒感染的遗传机制、培育抗病鱼类新品种是我国水产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鱼类与哺乳类相比,其获得性免疫系统欠发达,免疫记忆较弱,因此,开发鱼类病毒病的疫苗仍存在很大困难。然而,鱼类天然免疫系统完备、发达,是抵御病原体感染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