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不仅位于太湖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因城市化和乡镇工业发展较快,太湖水质受到污染,主要污染因子为氮、磷等。显然,流域经济发展是太湖水体氮、磷变化的最主要原因。下面简要回顾下1960年至2016年太湖的水质历史演变,其中水质指标的评价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太湖水体水域可以分为,北部、西部、湖心区、南部和东部等5个水域。
第一阶段 (1960-1969):水质良好期
1960s初期:TIN、PO43-P和CODMn分别仅为0.050、0.020和1.90 mg/L,因此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可定性为寡营养盐水平,水质整体处于I类水平。
第二阶段 (1970-1989):加速污染期
1970s水质相对较好,但是已经由1960s的水质I类转变为II水平。1980s 初期:TIN、TN、PO43-P和CODMn分别仅为0.894、0.90、0.014和2.83 mg/L,水质相比1960s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TIN,水质整体已经处于III类水平。整体来看,太湖水体虽受一定污染,但水质总体良好,蓝藻水华暴发现象也鲜有关注和记录。1980s中期:全太湖TP 指标平均处于III类水平,太湖各水域中除北部水域为IV类外,其他均为III类水平;全太湖TN 指标平均处于V类水平,各水域中除北部水域处在V-劣V类临界点外,其他均为V类[1]。
1970s末至1980s初期,太湖流域尤其是苏南地区,响应“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号召,大办乡镇企业,带动制造业迅猛发展,并创造了影响全国、盛极一时的“苏南模式”,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举、高中低技术并存、门类齐全的制造业基础。在随后的80年代中后期,太湖周边乡镇企业迅速发展,星罗棋布,规模小,数量多,工业用水量巨大。同时,这些小企业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企业环保意识不足,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几乎无污水处理设施 (或有而不用),导致产生的污水未经过处理就排入太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导致太湖氮、磷浓度从1980s后期开始上升,且速度越来越快。
实际上,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太湖流域的污染防治工作。早在1979年,我国就颁布了《环境保护法》,并逐步确立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的环保法规体系;1980年就编制完成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1984年完成了《太湖流域骨干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报告》;1985年完成了《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987年,原国家计委批复了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编报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总体规划方案》,其主体已于1991年投入建设,现今已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尽管国家针对太湖,政府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规定进行治理,但是依然没有遏制太湖水质的持续恶化[2]。
第三阶段 (1990-2000):污染和治理并存期
1990s:太湖全湖水体TN、TP浓度快速上升,并在1996年分别达历史峰值3.84 mg/L和0.15 mg/L。 西部水域、北部水域上升速度明显高于其他3个水域,此期间污染程度最大的北部水域五里湖TN和TP浓度峰值分别为8.94 mg/L和0.22 mg /L。1999-2000年:太湖水质有所改善,氮、磷浓度有所回落,总体仍劣于V类。各湖区间水体氮、磷浓度差异较大,西部及北部水域湖体水质仍劣于V类,其中五里湖最差,TN浓度大于6.00 mg/L,梅梁湖与西部水域TN浓度大于4.00 mg/L;东部、南部及湖心区水域氮、磷处于IV-V类水平[1]。
太湖治理从1990s后期得到了高度重视,1998年底对重点污染工业实施的“零点达标行动”使流域污染物的输入得到一定控制。但由于“零点达标行动”等措施属应对性措施,缺乏长期的治污战略统筹,因此这项针对工业污染治理的工程收效甚微。
第四阶段 (2000-2007):水质持续恶化和加速治理期
2000-2007年:太湖各湖区TN 及TP 浓度均有波动性反弹。西部水域逐渐取代北部水域的梅梁湖、五里湖,成为太湖水质最差的水域,并一直延续至今,其TN浓度年均值于2007年达到监测以来最高值(6.02 mg/L)。
1998年的“零点达标行动”后,1998年和1999年的水质出现了相对好转,但是很快在2000年出现了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水利部于2001年12月14日正式批复了太湖流域管理局申报的《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工程实施方案》,2002年1月30日,引江济太工程正式启动。虽然引江济太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太湖水质和水体循环,但这是一项治标不治本的工程,只能在引水期内短期提升水质,并且在引水期内,也会造成太湖水质的恶化,并影响太湖水体生态系统。并于2007年5月29日在无锡太湖发生了震惊中外的“5•29供水危机”事件。无锡自来水因太湖贡湖水源地受蓝藻影响而产生严重异味,这场“突发性灾害”使得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市场净水供应紧张,造成老百姓的大面积恐慌,引起国家高度重视,这也客观促成了国家、省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对太湖进行综合治理。
第五阶段 (2008-至今):产业转型和水质持续好转期
2008-2013年:氮、磷浓度有所下降,但TN指标仍处于劣V类、TP指标处于IV类。此期间各湖区水质差异显著: 北部水域、东部水域好转,尤以北部水域五里湖最为显著,由劣V类好转为IV类;西部水域、南部水域、湖心区水质延续2003-2006年的走势,呈变差趋势。2014-2015年:氮浓度持续下降,TN 处于V类、TP处于IV类。此期间东部水域、西部水域、北部水域氮、磷差异显著: 西部水域TN 浓度由2011年的5.06 mg/L 降为3.33 mg/L,东部水域TN指标由2013 年的V类降为Ⅳ类,北部尤其是西北部水域TP浓度略有下降[1]。2016年距离2007年的“5•29供水危机”事件已经10年,太湖TN和TP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自2007年5月29日无锡供水危机后,国家决定全面开展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7年9月27日修改通过了《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自2008年6月5日起施行。国务院于2008年5月批复实施《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12月,又批复了《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2013年修编)》。在江苏、浙江、上海2 省1 市和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下,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始全面展开。
参考文献
[1] 戴秀丽 , 钱佩琪 钱佩琪 , 叶凉 , 等. 太湖水体氮、磷浓度演变趋势 太湖水体氮、磷浓度演变趋势 太湖水体氮、磷浓度演变趋势 太湖水体氮、磷浓度演变趋势 太湖水体氮、磷浓度演变趋势 (1985-2015年)[J]. 湖泊科学 , 2016, 28(05): 935-943.
[2] 孔详智 , 郑风田 , 催海兴 . 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M]. 北京 : 华中科技大学出 华中科技大学出 华中科技大学出 华中科技大学出 华中科技大学出 华中科技大学出 华中科技大学出 版社 , 2010.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