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小课堂——乌鸫
发表时间:2022-06-03 12:00   浏览量:1826

编者按

乌鸫是人们喜欢的鸣禽,欧洲人常说乌鸫歌声中的乐句像人类的音乐,并且可以用五线谱记录下来。中国古人认为乌鸫能“反复百鸟之音”,称其为“百舌”或“反舌”。宋代诗人文同说:“众禽乘春喉吻生,满林无限啼新晴。就中百舌最无谓,满口学尽群鸟声。”

可见,乌鸫确实是深藏不露的口技表演家,它能唱出美妙的歌声。今天我们就来见识一下无锡公园中常见的“歌唱家”——乌鸫。


名 称

乌鸫

拉丁名:Turdus merula

脊索动物门、鸟纲、雀形目、鸫科、鸫属。

英文:Blackbird; Common blackbird; Eurasian blackbird.

无锡 徐存东(摄)


描 述

https://www.flickr.com/

1.野外鉴别

中型鸟类,体长 26~28 cm 。雄鸟通体黑色,嘴和眼周橙黄色,脚黑褐色。雌鸟通体黑褐色而沾锈色,下体尤著,有不明显的暗色纵纹。

相似种灰翅鸦雄鸟翅上有明显的淡灰色(远处看白色)翅斑,雌鸟通体橄榄褐色具红褐色翅斑。区别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无锡 徐存东(摄)

2.形态描述

本种各亚种羽色变化较大,但雄鸟通体总的羽色为黑色、黑褐色或乌褐色,有的沾锈色或灰色。下体黑褐色稍淡,有的须、喉呈浅栗褐色而微具黑褐色纵纹(普通亚种)。

雌鸟羽色和雄鸟大致相似,但较淡较褐。通体一般为黑褐色,多沾有锈色,尤以下体较明显,颏、喉部多具暗色纵纹。虹膜褐色,嘴橙黄色或黄色,脚黑褐色。

https://www.flickr.com/

3.大小量度

体重雄55~126 g,雌84~121 g;体长雄230~296 mm,雌210~296 mm;嘴峰雄20~26 mm,雌20~28 mm;翅雄138~160 mm,雌140~158 mm;尾雄94~130 mm,雌89~120 mm;跗蹠雄35~41 mm,雌33~40 mm(普通亚种)。


亚 种

全世界共有16亚种,我国分布有4亚种。

https://www.dpreview.com

普通亚种 T. merula mandarinus ,是我国特有亚种,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上海、福建、广东、香港、海南岛和台湾等西南和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往北可达河南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西南部,在西南和长江以南主要为留鸟,广东、海南岛和台湾多见于冬季为冬候鸟;国外未见有分布。

新疆亚种 T.m.intermedia,国内主要分布于新疆西部喀什、天山、巴楚、乌什、东南部罗布泊和青海西北部柴达木盆地,国外分布于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和伊拉克。

西藏亚种 T.m.maximus,国内主要分布于西藏樟木、当雄、江孜、塔木齐、羊八井、东久、朗贡、那约丁、比姆比山口、特拉背山口、江罗、曼曲河谷、卡达河谷、亚东、日喀则和昌都地区西南部;国外分布于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

四川亚种 T.merula sowerbyi,仅分布于我国四川乐山、峨眉、巴县、成都和汶川等地,系我国特有亚种,国外未见有分布。

无锡 徐存东(摄)

各亚种间的区别主要在于个体大小和羽色深浅的不同。其中新疆亚种个体较小,翅长一般不超过145 mm,上体沾灰,为暗灰黑色;其余体长多超过 145 mm,上体不沾灰,为黑褐色,但西藏亚种上体不沾锈色;四川亚种和普通亚种虽都沾锈色,但四川亚种体色较普通亚种更深黑而少褐色。


食 性

https://www.gettyimages.ae/

https://www.naturephoto-cz.com/

食性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主要有蝇蛆、蝼蛄、蜚蠊、金龟甲、蜻蜓、螳螂、毛虫、蚂蚁、蟋蟀、蚜虫、蝗虫、象甲、甲虫、叶虫、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马陆、蚯蚓、蠕虫、蜗牛、小螺等其他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蛙。此外也吃樟、女贞、枸、里野蔷薇、寒莓、胡颓子等植物果实和种子,尤其在秋冬季节吃的植物性食物较多。


繁 殖

无锡 徐存东(摄)

一般在3月下旬即已开始配对和出现求偶行为。此时雄鸟每天清晨多站在树冠顶部或屋脊上鸣叫,叫声婉转悠扬,交配前雄鸟发出“谷儿威”(guerwei)洪亮而有节奏的叫声,随后发出轻鸣,然后飞向雌鸟。经过几番追逐后,雌鸟便蹲伏不动,雄鸟则上到雌鸟背上,并扇动两翅以保持身体平衡,然后雌鸟尾部向上翘,雄鸟尾向下弯,两相接触进行交尾,每次交尾时间约1秒种。

https://en.wikipedia.org/

3月末 4月初开始营巢,一直到6月末仍有营巢的。4月初开始产卵,5月初已有离巢雏鸟,但一直持续到7 月初仍有在产卵的,或许1年繁殖1~2窝,繁殖期从3月至到8月初。通常营巢于村寨附近、房前屋后和田园中乔木主干分枝处或棕榈树的叶柄间,巢距地高 2~15 m。

https://www.monaconatureencyclopedia.com/turdus-merula/?lang=en

巢呈碗状,主要由苔藓、稻草、植物根、茎、叶,并掺杂以棕丝、猪毛和泥土编织而成,巢底部亦混有稀泥,巢沿和巢内壁更糊有一层稀泥,干后极为坚固结实,巢内垫有少许棕丝、猪鬃和须根等柔软物质。巢的大小为外径 16~17 cm,内径 11~13 cm,高9~12.5 cm,深7~8.5 cm,巢间距最近仅 20 m,但彼此巢域范围仍很明显,二者均不出现在两巢之间活动,每巢需7~9 天筑成。巢筑完后即开始产卵,通常1天产卵1 枚,也有间隔1日产1枚卵的。

https://www.monaconatureencyclopedia.com/turdus-merula/?lang=en

部分个体1年繁殖2窝,第一窝产卵时间多在 4月初至5月中旬,窝卵数5~6枚;第二窝产卵时间多在5月下旬到7月初,窝卵数4~5枚。第一窝卵大而重,第二窝卵小而轻,或许第二窝是第一窝失败后的补偿性窝。卵淡蓝灰色,也有近白色的,被有深浅不等的赭褐色斑点,尤以钝端较密。卵为卵圆形,少数为长卵圆形,大小为 30.2(27.3~32.5)mm×21.7(19.8~23.0)mm。

https://www.monaconatureencyclopedia.com/turdus-merula/?lang=en

卵产齐后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当有人、畜进入巢区时,则发出"呷、呷、呷"急促的警叫声,直至入侵者离开巢区为止。雌鸟甚恋巢,一般不易惊飞,孵化期14~15天。雏鸟出壳时先用卵齿在卵壳近钝端1/3处戳一小缝,然后再沿横向反复将裂缝加大,雏鸟向卵壳的纵轴方向用力撑,从而将卵壳裂成完整的两半,雏鸟即破壳而出,整个过程约需90分钟。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幼鸟


分 布

国内主要分布于西部、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西至新疆西部喀什、天山,南至西藏南部、云南、广西、广东、香港和海南岛,东至福建、浙江、上海,北至安徽、河南、陕西、四川、甘肃、青海等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非、中东、高加索、中亚和西南亚。


迁 徙

在我国主要为留鸟,在长江以北地区部分迁徙或游荡。


保 护

乌鸫在我国分布较广,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主要参考文献

  1.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下卷(雀形目)[M]. 2001.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33-335.
  2. https://ebird.org/species/eurbla

致谢

感谢徐存东老师提供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