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小课堂——白鹇
发表时间:2022-11-25 04:00   浏览量:1389

编者按

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被人们赋予“林中仙子”和“白衣王子”的美誉,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贵的观赏鸟,与中国的人文精神相连,是吉祥、幸福、安全的象征。在清朝,更把白鹇作为五品官服的图案。从古至今都是文人笔下的常客。诗仙李白曾题诗:“请以双白壁,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李白愿以白玉壁换取一双白鹇,可见白鹇的珍贵。


名称

bái xián

白 鹇 拉丁名:Lophura nycthemera

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稚科、鹇属。

英文名 Silver Pheasant

白鹇(雄)

http://www.birdreport.cn/home/member/image.html


描述

白鹇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024557

野外鉴别:大型鸡类,体长70~115cm。雄鸟上体白色而密布以黑纹,头上具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蓝黑色羽冠披于头后;脸裸露,赤红色;尾长、白色,两翅亦为白色。下体蓝黑色,脚红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野外特征均甚明显,容易识别。

秒懂百科

相似种黑鹇雄鸟通体黑色;雌鸟红褐色,区别亦甚明显,不难鉴别。

形态描述

白鹇(雄)

https://birdsoftheworld.org

雄鸟头上羽冠及下体蓝黑色;脸裸露,赤红色。上体和两翅白色,自后颈或上背起密布近似“V”字形的黑纹;黑纹的多寡,粗细以及显著与否随亚种而不同。尾甚上,白色,尾的长短、其上有无黑纹、黑纹的多少,亦随亚种而不同,是亚种的另一鉴别特征之一。

白鹇(雌)

http://www.birdreport.cn/home/member/image.html

雌鸟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羽冠褐色,先端黑褐色;脸裸出部小,赤红色。背羽干较淡,边缘较深,飞羽棕褐色,次级飞羽外哃缀有黑色斑点;中央尾羽棕褐色,外侧尾羽黑褐色,满布以白色波状斑。下体亦为棕褐或橄榄褐色,胸以后微缀黑色虫蠹状斑,尾下覆羽黑褐色而具白斑。

虹膜橙黄色或红褐色,嘴角绿色,脚红色。

大小量度:大小量度体重 雄1515~2000 g,雌1150~1300 g;体长 雄990~1135 mm,雌650~709 mm;嘴峰 雄32~35 mm,雌30 mm;翅 雄270~290 mm,雌234~253 mm;尾 雄530~685 mm,雌280~320 mm;跗蹠 雄93~100 mm,雌86~87 mm(滇西亚种)。

白鹇(雄)

https://birdsoftheworld.org

生境习性: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 m 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在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则主要栖于海拔1600~2700 m的山地阔叶林。尤以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较为常见,亦出现于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内。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集群个体多达16~17只。性机警,胆小怕人,受惊时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通常在亮天后即从夜栖树上飞到地面活动,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动高潮。活动多在巢域内,每日活动路线、范围、地点都较固定,多数时间都用于觅食。食饱后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尔也有飞到树上休息的。晚上成群栖于高树上,一般在天黑时才开始上树栖息。

白鹇(雄)

http://www.birdreport.cn/home/member/image.html

通常雌先雄后,或雌雄一起一边发出叫声,一边飞上一定高度的树枝,然后逐步登高,藏于高大乔木密集的树冠下,距地高度多为6~8m。活动时较为安静无声,有时可听到行走时踩踏的“沙沙”声。通常仅在有危险时雄鸟才发出尖利的“ji-go-go-go”的警戒声。

白鹇(雄)

http://www.birdreport.cn/home/member/image.html


亚种

目前共发现有15亚种,各亚种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背部黑纹的粗细、多少以及尾的长短及黑纹分布的不同。我国有分布9亚种∶

http://www.birdreport.cn/home/member/image.html

滇西亚种 L.n.occidentalis,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滕冲、潞西、泸水、大塘和马站地区;国外分布于缅甸东北部。

缅北亚种 L.n.rufipes,分布于我国云南怒江流域和缅甸掸邦北部。

掸邦亚种L.n.jonesi,分布于云南西南部怒江和澜沧江之间,东至景东;国外分布于缅甸掸邦南部、泰国北部和中部。

滇南亚种 L.n.beaulieui,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及东南部蒙自一带;国外分布于老挝北部、越南西部和中部。

峨眉亚种 L.n.omeiensis,分布于四川屏山、峨眉山、峨边、马边和甘洛等地。

榕江亚种 L.n.rongjiangensis,分布于贵州省榕江、三都、罗甸、毕节和荔波等地。

指名亚种 L.n.nycthemera,分布于广西及广东北部;国外分布于越南东北隅。

福建亚种 L.n.fokiensis,分布于福建西北部,北达浙江南部,南至广东东部。

海南亚种 L.n.whiteheadi,分布于海南岛。

白鹇15 个亚种(董路, 2011)

白鹇15 个亚种的分布区示意图(董路, 2011)

★模式标本产地,数字为亚种编号 (见上图) ; 椭圆示意对应亚种的主要分布区; 蓝色实线为白鹇分布区内的 6 条主要河流,按入海口自东至西依次是: 长江,珠江,元江-红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 橙色实线为长江的 3 条主要支流,自东至西是: 赣江,湘江,大渡河-岷江

除我国有分布的9亚种外,尚有6亚种不分布在我国,它们是∶缅南亚种 L.n.ripponi,分布于缅甸南部。西亚亚种L.n.berliozi,分布于中南半岛中西部。越南亚种L.n.beli,分布于越南中部。南越亚种 L.n.annamensis,分布于越南南部。老挝亚种 L.n.engelbachi,分布于老挝南部。柬埔寨亚种 L.n.lewisi,分布于柬埔寨。


食性

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幼芽、块根、果实和种子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亚锥栗的坚果(Castanopsis spp.)、崖豆(Milletia spp.)、蕨叶、芭蕉芋等植物。也吃金针虫、鳞翅目昆虫和幼虫、甲虫、蚂蚁、蜗牛等动物性食物。


繁殖

https://www.meipian.cn/38oq1gcz

繁殖期4~5月。3月中下旬雄鸟即开始发情,一雄多雌制,雄鸟之间常为争夺配偶而争斗。雄鸟的求偶炫耀为侧面型,通常自雌鸟右后方向前左侧绕圈,当行至雌鸟一侧和雌鸟并行或接近并行时,雄鸟不断左右摆尾,动作缓慢而幅度大,然后再继续向前方走动,绕过雌鸟头前从右侧走开,每绕一圈后便在离雌鸟2~3m外站立不动,1~2分钟后再重复1次。每次发情炫耀,可重复绕圈6~7次。有时雄鸟还在雌鸟近旁做快速连续不断的蹲下、站起动作或伸展双翅做高频率小振幅的振翅动作,同时发出轻微的“lu,lu,lu”的颤抖叫声。

https://www.meipian.cn/38oq1gcz

营巢于林下灌丛间地面凹处或草丛中。巢较简陋,主要由枯草、树叶、松针和羽毛构成。巢的大小为外径32~36cm,内径19~24cm,深9.5~11cm。每窝产卵4~8枚,卵淡至棕褐色、被有白色石灰质斑点,卵的大小为46.7~54.7mm×36.3~39.5mm,平均38mm×50.6mm,重31.1~41.5g,平均36.4g。通常每隔1日产1枚卵,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孵化期24~25天。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


分布

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苏、福建、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岛等南方各省。国外分布于缅甸东部、泰国北部和中南半岛等国家。


迁徙

留鸟。


保护

白鹇是一种珍贵鸟类,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2 级保护鸟类,在我国分布较广,数量亦较常见,为广东省”省鸟“。


文化

白鹇邮票(泰国)

https://colnect.com/en/stamps/

清朝五品(补子)

http://k.sina.com.cn/article_6438567825_17fc4bf9100

100284s.html

清朝官服上的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分为文、武两种。此为文官五品。白鹇鸟展翅,象征抛弃尘秽,迎新纳福。白鹇鸟喝水象征生活像泉水甘美。此外,它还能赶走灾害,祈求丰收。总之是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主要参考文献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雀形目)[M]. 2001.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385-386.

丁晶晶,徐惠强,熊天石等. 江苏省鸟类新纪录白鹇[J].野生动物学报. 2017,38 (2):322-323.

董 路,张雁云. 白鹇的种下分类探讨[J].动物分类学报. 2011, 36 (2) : 431-446.